疫情下是否夢想就會被磨滅呢?不是。鄭詠恩就剛抵達蘇格蘭,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。
詠恩是聾人的子女,小時候曾經歷被人以為玩電話,恐嚇要找警察捉她;感到委屈不知找誰傾訴,曾有衝動跳樓自殺;初中被送到寄宿學校,以為被遺棄變得反叛。
但今天31歲的她,已長大成人,除了為港台主持聾人訪談節目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,更將會穿梭德國、芬蘭及蘇格蘭三地,目的是完成歐洲手語傳譯碩士課程,更希望能將它帶到亞洲,讓聾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更加自主。
可以說,鄭詠恩是生長在被一般人認為輸在起跑綫的家庭裏,父母都是聾人,可幸三兄弟姊妹都是健聽人士。正因為父母的聽障問題,身為大姐姐的詠恩,就算是小小年紀,也要肩負為父母打點日常事務的工作。
「我記得我九歲、十歲的時候,因為無手語繙譯,我要幫父母打電話去銀行處理事務,對方就說︰『細路唔好玩電話噃,我找差人拉你㗎!』那時候我的認知是警察只是捉壞人,但我不是壞人啊!因為還小,不知怎樣回應大人的誤解。」
由於不懂如何排遣經常被誤解所積聚的情緒,詠恩說「晚晚喊濕個枕頭」。「細細個接收不同方面的負面情緒,別人話你好慘,就覺得自己好慘,心理承受不到。小學四、五年級的時候,就試過走出窗台想跳下去,但幸好那時候爸媽說外面凍,叫我行返入內,但他們不知道我想自殺。」
初中父母因想詠恩學會獨立,將她送到寄宿學校。「但我不明白,我覺得他們好像不要我,被人拋棄,所以我就算一周可以返屋企一次,我都不返,去同學家裏過夜。」那時候詠恩感到很迷茫,很多聾人子女讀書都不佳,很早輟學出來工作,她是否一樣命運呢?
這困局直到有教會的姊妹致電給詠恩,才出現曙光。「舍監話有人找我,我覺得很奇怪,因為沒有太多朋友,好似在監獄突然有人來探望我般。當她問我︰『你最近怎樣啊?』我就開始喊,不知怎樣說。結果她願意作我的監護人幫我轉校,那一刻,好像有道光將我帶離黑暗。」
因為缺乏溝通,不理解父母的苦心,詠恩心裏總是有根刺,覺得父母不對,但她說可幸父母是基督徒,一直有帶三姊弟返教會。「是信仰幫我排解,是信仰叫我原諒父母,而教會兄弟姊妹又和我一起成長,所以其他聾人子女都覺得我比他們正面。」
成立聾人子女協會自救
詠恩說有些聾人子女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父母是聾人的,但她不介意。「認識自己多了,更接納自己,明白父母的難處,接納他們。」
2013年,她與一班同路人--聾人子女,成立聾人子女協會(Child Of Deaf Adults,CODA),大家分享彼此的經歷,特別有共鳴。「我們許多都有同樣的經歷,譬如想過自殺、有離家出走等等。因此我們成立協會,不單凝聚互吐心聲,交流面對問題的心得,而且感覺不是孤單,有同路人一起。」
詠恩說社會上很多時候認為聾人沒有能力,於是會叫他們將子女交給其他人照顧,這種自卑的情緒,亦會影響到下一代。「我父母的上一代,也不是太懂得與子女溝通,因此我的父母沒有榜樣,可以學習怎樣與下一代溝通,因此我們希望成立協會幫返自己,停止這個惡性循環不斷loop下去。」所以協會設計了一些家長講座,請專家主講。「無理由由子女教返父母如何做父母吧!」
期望幫助聾人生活自主
不懂手語的人會好奇詠恩最初是如何在家中學懂手語,她總會說︰「你們如何學識廣東話,我就如何學識手語。」但懂手語不代表喜歡做繙譯。「我以前好憎做繙譯,小學的時候手語不太好,大人就會質疑你,父母就說你的手語不夠好,健聽人士就會問你想講甚麼,兩頭不到岸,很大的負擔。」但事實是父母看醫生,也要找小朋友如她做繙譯,這實在是沒有選擇的選擇。
「所以,我小時候的願望是長大後做醫生,希望父母能聽到,可以叫我的名字,因為我很羡慕其他同學仔,父母對他們的照顧。」但今天她的目標更遠大,希望聾人可以生活自主。
甚麼是生活自主?詠恩說香港很多服務都要用電話確認,但聾人便辦不到,簡單如報警也有難度,當然最切身最基本便是看醫生,有不少醫生都不接受視像繙譯。而最叫她難忘的,是有一次她的聾人朋友被車撞倒,送了去急症室。「由於我是她的朋友,不能做繙譯,以免夾雜情緒,不能冷靜,所以我扮是聾人,說病人需要手語繙譯,但可惜無一次聾人成功得到有手語繙譯的協助。」
另一次,詠恩父親去看牙醫,也沒有安排手語繙譯。那時候詠恩正好當老師在教員室,見周圍無人,惟有硬着頭皮作視像繙譯。「我見父親邊拿着個電話,邊擘大個口,瞓在牙醫床上,我見到都辛苦。」
從憎恨手語傳譯到發憤讀書推廣
因此由昔日不喜歡做繙譯,今天她積極去增值培訓。「在香港手語傳譯員大約有66人,而2015年的統計數字,香港的聽障人士就有15萬,當中包括老年退化、職業性失聰、弱聽等,而當中聾人也有7,000。」但詠恩說無人口普查,這數字不知從何而來,相信需要手語繙譯的人士不止這個數目。
「在美國有法例,只要有聾人參加的活動,就要有手語繙譯。」在香港這情況當然罕見,因此,詠恩在中學的時候,在教會便積極學好手語繙譯。「手語繙譯有趣的地方是需要不斷學習,因為每一個範疇都要跟熟悉的繙譯員去學習。我的強項是新聞、體育及藝術,我試過在舞台劇做視形手語傳譯,連槍聲、鐘聲及樹葉落的聲音都要好visual繙譯,希望聾人觀賞時的體驗和健聽人士一樣。」
她更主動地出席國際性會議,如2019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聾人大會、國際聾人子女會議及國際手語傳譯會議等等。「我是自己俾錢去參加,有許多歐美學者,甚至非洲也有學者,但就沒有亞洲的學者。因為無香港代表,我便變成代表香港,亦因此2023年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國際手語傳譯會議,我便成為籌委會的成員之一。」
至於近日她更開始攻讀歐洲手語傳譯碩士課程,目的是希望在亞洲區也能舉辦這個課程。「我們不是學習他們那套手語,而是學習繙譯理論、政策推廣及爭取等。因為手語繙譯不夠專業,是不能夠幫助聾人,所以政策、生活、繙譯的培訓是相輔相成的。」
自言不是讀書材料的詠恩,會考只有13分,預科成績2D2F,要讀兩年副學士才可以升上珠海學院攻讀中文系,但她沒有氣餒。「我好大年紀才畢業,真是硬着頭皮讀書,而這課程也很難讀。」詠恩有位朋友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做繙譯,因為那裏有一位聾人研究員,那代表聾人在當地只要努力,也可以找到好工,可以生活自主,她的心願是希望他日香港的聾人也能這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罕見聾人訪談節目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
雖然2012年開始,鄭詠恩開始為聾人夫婦在婚禮上做繙譯,也有為一些學校及活動的開學禮、閉幕禮作主持,但作為素人,上電視做節目主持,還是首次。「總共有22集,一開始時好緊張,好多懶音,又食螺絲,又要背稿,但學到很多東西,見返很多舊朋友,又認識很多專家。」
這個幾乎是電視界首次有關聾人的訪談節目,每集都會討論不同的話題,邀請不同嘉賓(聾人家人、老師、有關團體代表、手語研究員、言語治療師等)出席,並且有聾人和手語繙譯員伴隨在旁參與討論,分享經歷及見解,讓大家可以走入聾人的內心世界。
「除了講聾人家庭之間關係那一集,我很感動外,我最深刻印象是講CODA那一集,聽CODA講自己的故事就眼濕濕,我要捂住個鼻,因為鼻水也出來了,所以不好意思要暫停錄影,執下眼耳口鼻才繼續錄影。」詠恩說。
節目一半是訪問,另一部分是聾人絮語,會有二、三十位聾人分享。譬如會問:你有沒有人生目標啊?你會怎樣打周潤發的名字?「大家都覺得這是『彩蛋』部分,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演繹,我也有邀請父母做嘉賓。」
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逢星期三6:30pm在港台電視31播映。
香港經濟日報副刊報導
作者:何小雲
責任編輯:黃鑑江
詠恩是聾人的子女,小時候曾經歷被人以為玩電話,恐嚇要找警察捉她;感到委屈不知找誰傾訴,曾有衝動跳樓自殺;初中被送到寄宿學校,以為被遺棄變得反叛。
但今天31歲的她,已長大成人,除了為港台主持聾人訪談節目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,更將會穿梭德國、芬蘭及蘇格蘭三地,目的是完成歐洲手語傳譯碩士課程,更希望能將它帶到亞洲,讓聾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更加自主。
可以說,鄭詠恩是生長在被一般人認為輸在起跑綫的家庭裏,父母都是聾人,可幸三兄弟姊妹都是健聽人士。正因為父母的聽障問題,身為大姐姐的詠恩,就算是小小年紀,也要肩負為父母打點日常事務的工作。
「我記得我九歲、十歲的時候,因為無手語繙譯,我要幫父母打電話去銀行處理事務,對方就說︰『細路唔好玩電話噃,我找差人拉你㗎!』那時候我的認知是警察只是捉壞人,但我不是壞人啊!因為還小,不知怎樣回應大人的誤解。」
由於不懂如何排遣經常被誤解所積聚的情緒,詠恩說「晚晚喊濕個枕頭」。「細細個接收不同方面的負面情緒,別人話你好慘,就覺得自己好慘,心理承受不到。小學四、五年級的時候,就試過走出窗台想跳下去,但幸好那時候爸媽說外面凍,叫我行返入內,但他們不知道我想自殺。」
初中父母因想詠恩學會獨立,將她送到寄宿學校。「但我不明白,我覺得他們好像不要我,被人拋棄,所以我就算一周可以返屋企一次,我都不返,去同學家裏過夜。」那時候詠恩感到很迷茫,很多聾人子女讀書都不佳,很早輟學出來工作,她是否一樣命運呢?
這困局直到有教會的姊妹致電給詠恩,才出現曙光。「舍監話有人找我,我覺得很奇怪,因為沒有太多朋友,好似在監獄突然有人來探望我般。當她問我︰『你最近怎樣啊?』我就開始喊,不知怎樣說。結果她願意作我的監護人幫我轉校,那一刻,好像有道光將我帶離黑暗。」
因為缺乏溝通,不理解父母的苦心,詠恩心裏總是有根刺,覺得父母不對,但她說可幸父母是基督徒,一直有帶三姊弟返教會。「是信仰幫我排解,是信仰叫我原諒父母,而教會兄弟姊妹又和我一起成長,所以其他聾人子女都覺得我比他們正面。」
成立聾人子女協會自救
詠恩說有些聾人子女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父母是聾人的,但她不介意。「認識自己多了,更接納自己,明白父母的難處,接納他們。」
2013年,她與一班同路人--聾人子女,成立聾人子女協會(Child Of Deaf Adults,CODA),大家分享彼此的經歷,特別有共鳴。「我們許多都有同樣的經歷,譬如想過自殺、有離家出走等等。因此我們成立協會,不單凝聚互吐心聲,交流面對問題的心得,而且感覺不是孤單,有同路人一起。」
詠恩說社會上很多時候認為聾人沒有能力,於是會叫他們將子女交給其他人照顧,這種自卑的情緒,亦會影響到下一代。「我父母的上一代,也不是太懂得與子女溝通,因此我的父母沒有榜樣,可以學習怎樣與下一代溝通,因此我們希望成立協會幫返自己,停止這個惡性循環不斷loop下去。」所以協會設計了一些家長講座,請專家主講。「無理由由子女教返父母如何做父母吧!」
期望幫助聾人生活自主
不懂手語的人會好奇詠恩最初是如何在家中學懂手語,她總會說︰「你們如何學識廣東話,我就如何學識手語。」但懂手語不代表喜歡做繙譯。「我以前好憎做繙譯,小學的時候手語不太好,大人就會質疑你,父母就說你的手語不夠好,健聽人士就會問你想講甚麼,兩頭不到岸,很大的負擔。」但事實是父母看醫生,也要找小朋友如她做繙譯,這實在是沒有選擇的選擇。
「所以,我小時候的願望是長大後做醫生,希望父母能聽到,可以叫我的名字,因為我很羡慕其他同學仔,父母對他們的照顧。」但今天她的目標更遠大,希望聾人可以生活自主。
甚麼是生活自主?詠恩說香港很多服務都要用電話確認,但聾人便辦不到,簡單如報警也有難度,當然最切身最基本便是看醫生,有不少醫生都不接受視像繙譯。而最叫她難忘的,是有一次她的聾人朋友被車撞倒,送了去急症室。「由於我是她的朋友,不能做繙譯,以免夾雜情緒,不能冷靜,所以我扮是聾人,說病人需要手語繙譯,但可惜無一次聾人成功得到有手語繙譯的協助。」
另一次,詠恩父親去看牙醫,也沒有安排手語繙譯。那時候詠恩正好當老師在教員室,見周圍無人,惟有硬着頭皮作視像繙譯。「我見父親邊拿着個電話,邊擘大個口,瞓在牙醫床上,我見到都辛苦。」
從憎恨手語傳譯到發憤讀書推廣
因此由昔日不喜歡做繙譯,今天她積極去增值培訓。「在香港手語傳譯員大約有66人,而2015年的統計數字,香港的聽障人士就有15萬,當中包括老年退化、職業性失聰、弱聽等,而當中聾人也有7,000。」但詠恩說無人口普查,這數字不知從何而來,相信需要手語繙譯的人士不止這個數目。
「在美國有法例,只要有聾人參加的活動,就要有手語繙譯。」在香港這情況當然罕見,因此,詠恩在中學的時候,在教會便積極學好手語繙譯。「手語繙譯有趣的地方是需要不斷學習,因為每一個範疇都要跟熟悉的繙譯員去學習。我的強項是新聞、體育及藝術,我試過在舞台劇做視形手語傳譯,連槍聲、鐘聲及樹葉落的聲音都要好visual繙譯,希望聾人觀賞時的體驗和健聽人士一樣。」
她更主動地出席國際性會議,如2019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聾人大會、國際聾人子女會議及國際手語傳譯會議等等。「我是自己俾錢去參加,有許多歐美學者,甚至非洲也有學者,但就沒有亞洲的學者。因為無香港代表,我便變成代表香港,亦因此2023年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國際手語傳譯會議,我便成為籌委會的成員之一。」
至於近日她更開始攻讀歐洲手語傳譯碩士課程,目的是希望在亞洲區也能舉辦這個課程。「我們不是學習他們那套手語,而是學習繙譯理論、政策推廣及爭取等。因為手語繙譯不夠專業,是不能夠幫助聾人,所以政策、生活、繙譯的培訓是相輔相成的。」
自言不是讀書材料的詠恩,會考只有13分,預科成績2D2F,要讀兩年副學士才可以升上珠海學院攻讀中文系,但她沒有氣餒。「我好大年紀才畢業,真是硬着頭皮讀書,而這課程也很難讀。」詠恩有位朋友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做繙譯,因為那裏有一位聾人研究員,那代表聾人在當地只要努力,也可以找到好工,可以生活自主,她的心願是希望他日香港的聾人也能這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罕見聾人訪談節目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
雖然2012年開始,鄭詠恩開始為聾人夫婦在婚禮上做繙譯,也有為一些學校及活動的開學禮、閉幕禮作主持,但作為素人,上電視做節目主持,還是首次。「總共有22集,一開始時好緊張,好多懶音,又食螺絲,又要背稿,但學到很多東西,見返很多舊朋友,又認識很多專家。」
這個幾乎是電視界首次有關聾人的訪談節目,每集都會討論不同的話題,邀請不同嘉賓(聾人家人、老師、有關團體代表、手語研究員、言語治療師等)出席,並且有聾人和手語繙譯員伴隨在旁參與討論,分享經歷及見解,讓大家可以走入聾人的內心世界。
「除了講聾人家庭之間關係那一集,我很感動外,我最深刻印象是講CODA那一集,聽CODA講自己的故事就眼濕濕,我要捂住個鼻,因為鼻水也出來了,所以不好意思要暫停錄影,執下眼耳口鼻才繼續錄影。」詠恩說。
節目一半是訪問,另一部分是聾人絮語,會有二、三十位聾人分享。譬如會問:你有沒有人生目標啊?你會怎樣打周潤發的名字?「大家都覺得這是『彩蛋』部分,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演繹,我也有邀請父母做嘉賓。」
《唔聲唔聲講你聽》逢星期三6:30pm在港台電視31播映。
香港經濟日報副刊報導
作者:何小雲
責任編輯:黃鑑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