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到無障礙環境,你第一樣聯想到的場面是甚麼?資深手語翻譯員蘇劍雲表示:「搭升降機有凸字、坐輪椅嘅有無障礙通道,令佢哋可以暢通無阻…咁聾人呢?」
手語是一種使用肢體動作、臉部表情表達意思的語言,主要使用者和使用對象是聾人。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,在2013年香港聽覺有困難人士為15.5萬人,然而按照政府與香港復康聯會、社聯早前定立的《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》,現時只有53個符合基本條件的手語翻譯員;手語翻譯員嚴重不足,其實正正反映社會對聾人權益、手語文化的不重視,受影響的不單聾人,亦影響聾人子女、CODA(Child Of Deaf Adults)。
有CODA不甘聾人社群的權益受忽略,在6年前成立香港聾人子女協會,開手語班以至為聾人家庭提供各種協助,冀為聾人社群加強支援,改善聾人「零支援」的現況。
CODA:香港社會仍並不太接納手語
要了解香港手語翻譯員有多不足、社會怎冷待手語文化,就必須要提到2016年聾人被送到青山醫院的事件:2016年11月某日,聾人廖先生因與家人爭執,卻被家人報警稱有「精神病」。而警員接報到場後,因為警員不懂手語也無尋求手語翻譯,只聽其母說法,遂將廖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,最後卻又因院方未有安排手語翻譯,廖因而被送入青山醫院留院7天,期間更被老闆當作無理曠工而遭辭退。
事隔多年,情況又如何?「手語翻譯員係完全唔足夠。」身為聾人子女CODA的陳佳儀稱,香港社會環境仍並不太接納手語,即使想要在活動中爭取手語翻譯,亦相當困難:「比如想喺一啲節目嘅司儀旁邊做手語,都唔得,要喺台下做(打手語)。」她指出,理解對方並非歧視聾人,可能只是因為要顧及活動觀感。然而,這些考量,往往令手語翻譯在不同的節目、活動中缺席。
不少人誤以為文字可照顧聾人需要
有超過十年手語翻譯經驗的手語翻譯員蘇劍雲亦提到,「搭升降機有凸字、坐輪椅嘅有無障礙通道,令佢哋可以暢通無阻…咁聾人呢?」他指出,不少人會認為一般文字已可以照顧聾人需要,但大家都忽略是聾人教育水平未必高,加上手語與說話的文法不同,所以聾人閱讀文字上「都係差啲」。在這個情況下,蘇劍雲直言:「咁咪啫係近乎零支援囉?」
專職社工不足 聾人家庭難獲合適服務
事實上,除了手語支援服務不足,他指其他針對聾人的支援服務一樣並不足夠:「但政府、社會都以為已經足夠。」他又指,現時能服務聾人的社工也只有兩至三個。也許有人會認為社工無能否服務聾人之分,但他提到,社工必須要熟悉、了解聾人的文化,才能解決到聾人的困擾。
當中,如要為聾人之間作婚姻調解等等,「(CODA)會覺得你(社工)都係唔明」。他稱往往最後社工不明白聾人的情況,只好按既定標準完成「工作」,結果當然強差人意。
以上的情況,大多數的CODA都曾經面對過;而不甘於現況的陳佳儀決定動起來,在聾人社群中尋找同樣有著CODA身份的有志之士,當中亦包括蘇劍雲,他們遂於2013年創立香港聾人子女協會,2015年更成功註冊成為公共慈善機構,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註冊的CODA會。現時在協會擔任手語導師的蘇劍雲指出,聾人並非智力水平有問題,但只是因為與社會語言不通,才會令聾人一代影響一代。他直言,如果政府能夠做好整個配套,如加強手語支援,減低社會對手語的反對聲音:「做法睇落好微小,但其實可以影響好多嘢。」他認為聾人的發展及將來亦會變得更好。
現時協會除了提供手語翻譯服務,亦會開設手語班、為聾人提供心理輔導、聾人父母支援、家庭調解等等。CODA作為聾人社會及有聲世界的橋樑,蘇劍雲指CODA更了解兩邊世界的文化,也更明白聾人的處境。
父親聽力轉差釀爭拗 女兒學助人自助
而作為CODA會活躍份子的姚亦蔚,中學時父親因年邁而聽力變弱。當年的她發現父親聽力變弱,對父親而言當然是大打擊,但不了解情況的自己及家人,也會因溝通問題與父親不時有爭拗。目睹父親情況慢慢轉變,她於是在網上尋找有關的資訊,無意間找到協會,最後更成為了協會的幹事。由原來不認識CODA,到加入協會成為一份子,姚亦蔚稱是因為知道協會並非只是幫助聾人,而是幫助整個聾人社群的家庭,協助CODA的成長。在加入的短短一個月,她透過家訪已發現其實每一位CODA都相當獨立、語言能力強,直言其實因為環境因素,CODA往往有比起常人更高的天資或天賦:「外人會覺得小朋友呢個身份好慘,但其實我覺得應該要為CODA呢個身份自豪。」
協會創立至今已達6年,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陳佳儀稱,目前已有超過300個會員逾100個義工。曾經以協會身份出席過國際性的CODA會議,她發現世界各地的協會都只是聚會形式,真正推動、爭取社群權益少之又少。而香港的協會短短幾年間已達到一定規模,得來不易。她提到,部分現存的聾人組織未能照料到聾人家庭層面,她希望藉家訪、家庭調解等,拉近、修補CODA及其家人的關係,並冀望藉公眾教育令更多人了解CODA以及聾人社群,從而達到協會宗旨:「聾健一家親」。
手語是一種使用肢體動作、臉部表情表達意思的語言,主要使用者和使用對象是聾人。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顯示,在2013年香港聽覺有困難人士為15.5萬人,然而按照政府與香港復康聯會、社聯早前定立的《香港手語翻譯員名單》,現時只有53個符合基本條件的手語翻譯員;手語翻譯員嚴重不足,其實正正反映社會對聾人權益、手語文化的不重視,受影響的不單聾人,亦影響聾人子女、CODA(Child Of Deaf Adults)。
有CODA不甘聾人社群的權益受忽略,在6年前成立香港聾人子女協會,開手語班以至為聾人家庭提供各種協助,冀為聾人社群加強支援,改善聾人「零支援」的現況。
CODA:香港社會仍並不太接納手語
要了解香港手語翻譯員有多不足、社會怎冷待手語文化,就必須要提到2016年聾人被送到青山醫院的事件:2016年11月某日,聾人廖先生因與家人爭執,卻被家人報警稱有「精神病」。而警員接報到場後,因為警員不懂手語也無尋求手語翻譯,只聽其母說法,遂將廖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,最後卻又因院方未有安排手語翻譯,廖因而被送入青山醫院留院7天,期間更被老闆當作無理曠工而遭辭退。
事隔多年,情況又如何?「手語翻譯員係完全唔足夠。」身為聾人子女CODA的陳佳儀稱,香港社會環境仍並不太接納手語,即使想要在活動中爭取手語翻譯,亦相當困難:「比如想喺一啲節目嘅司儀旁邊做手語,都唔得,要喺台下做(打手語)。」她指出,理解對方並非歧視聾人,可能只是因為要顧及活動觀感。然而,這些考量,往往令手語翻譯在不同的節目、活動中缺席。
不少人誤以為文字可照顧聾人需要
有超過十年手語翻譯經驗的手語翻譯員蘇劍雲亦提到,「搭升降機有凸字、坐輪椅嘅有無障礙通道,令佢哋可以暢通無阻…咁聾人呢?」他指出,不少人會認為一般文字已可以照顧聾人需要,但大家都忽略是聾人教育水平未必高,加上手語與說話的文法不同,所以聾人閱讀文字上「都係差啲」。在這個情況下,蘇劍雲直言:「咁咪啫係近乎零支援囉?」
專職社工不足 聾人家庭難獲合適服務
事實上,除了手語支援服務不足,他指其他針對聾人的支援服務一樣並不足夠:「但政府、社會都以為已經足夠。」他又指,現時能服務聾人的社工也只有兩至三個。也許有人會認為社工無能否服務聾人之分,但他提到,社工必須要熟悉、了解聾人的文化,才能解決到聾人的困擾。
當中,如要為聾人之間作婚姻調解等等,「(CODA)會覺得你(社工)都係唔明」。他稱往往最後社工不明白聾人的情況,只好按既定標準完成「工作」,結果當然強差人意。
以上的情況,大多數的CODA都曾經面對過;而不甘於現況的陳佳儀決定動起來,在聾人社群中尋找同樣有著CODA身份的有志之士,當中亦包括蘇劍雲,他們遂於2013年創立香港聾人子女協會,2015年更成功註冊成為公共慈善機構,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註冊的CODA會。現時在協會擔任手語導師的蘇劍雲指出,聾人並非智力水平有問題,但只是因為與社會語言不通,才會令聾人一代影響一代。他直言,如果政府能夠做好整個配套,如加強手語支援,減低社會對手語的反對聲音:「做法睇落好微小,但其實可以影響好多嘢。」他認為聾人的發展及將來亦會變得更好。
現時協會除了提供手語翻譯服務,亦會開設手語班、為聾人提供心理輔導、聾人父母支援、家庭調解等等。CODA作為聾人社會及有聲世界的橋樑,蘇劍雲指CODA更了解兩邊世界的文化,也更明白聾人的處境。
父親聽力轉差釀爭拗 女兒學助人自助
而作為CODA會活躍份子的姚亦蔚,中學時父親因年邁而聽力變弱。當年的她發現父親聽力變弱,對父親而言當然是大打擊,但不了解情況的自己及家人,也會因溝通問題與父親不時有爭拗。目睹父親情況慢慢轉變,她於是在網上尋找有關的資訊,無意間找到協會,最後更成為了協會的幹事。由原來不認識CODA,到加入協會成為一份子,姚亦蔚稱是因為知道協會並非只是幫助聾人,而是幫助整個聾人社群的家庭,協助CODA的成長。在加入的短短一個月,她透過家訪已發現其實每一位CODA都相當獨立、語言能力強,直言其實因為環境因素,CODA往往有比起常人更高的天資或天賦:「外人會覺得小朋友呢個身份好慘,但其實我覺得應該要為CODA呢個身份自豪。」
協會創立至今已達6年,創辦人兼義務總幹事陳佳儀稱,目前已有超過300個會員逾100個義工。曾經以協會身份出席過國際性的CODA會議,她發現世界各地的協會都只是聚會形式,真正推動、爭取社群權益少之又少。而香港的協會短短幾年間已達到一定規模,得來不易。她提到,部分現存的聾人組織未能照料到聾人家庭層面,她希望藉家訪、家庭調解等,拉近、修補CODA及其家人的關係,並冀望藉公眾教育令更多人了解CODA以及聾人社群,從而達到協會宗旨:「聾健一家親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