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聾人的寂靜世界和健聽人士的吵鬧世界之間,有一班聾人子女(Children of Deaf Adults,CODA)夾在其中,擔當兩個世界的橋樑,同時卻承受著兩方的壓力。聾人父母不理解健聽文化,難以教導健聽子女口語,但子女手語能力有限,影響雙方溝通。這樣的成長背景下,有聾人子女對自己的身份感困擾,隱藏自己;同時也有人認為是上天恩賜的身份,致力游走兩個世界,幫助同路人,推動聾健共融。
33歲蘇劍雲和弟弟都生於聾人家庭,父母自嬰兒時就失去聽力,他表示,雖然兒時有保姆教導說話,但父母身處聾人世界,從不會教導兩兄弟何謂健聽人士的「禮貌」。他舉例,小時候從不知道見到長輩要「叫人」,也不知道進入別人房間前要敲門,因此與他人相處比較困難,要到長大後才慢慢了解「禮貌」是怎樣一回事。
不少反叛期青少年都覺得父母說話煩厭,選擇敷衍應對,但聾人父母只能強迫子女看他們打手語,令壓力加倍,累積下變得更反叛。蘇的弟弟就是不能忍受父母事事問,妨礙工作,去年更直接搬走,連手機號碼也換掉,只能由蘇作中間人聯絡。
聾人子女陳佳儀則分享,除了在外界處處「撞板」,他們在家裡溝通同樣易有障礙。她指自己手語「也也烏」,只能和父母簡單溝通,交流甚少,停留在「食飯沒有?」的對話,親子關係雖說不上差,但有點疏遠。不過,另一方面父母認為子女懂說話,會覺得子女與外間溝通理所當然;外間又覺得他們懂得和聾人溝通,最終要承受雙方的壓力,例如當家中有事要報警,家人和警察都會依賴小孩,但實際他並不懂處理。
陳表示,許多聾人子女在壓力下會感到自卑,對自己身份感到迷茫,隱藏自己,而她則因信仰關係,另她有使命感,故在2013年成立聾人子女協會,為聾人家庭提供綜合家庭服務,包括教導聾人父母教導子女的方法、為小孩提供語言學習支援、家庭支援及提供手語教育等,推動「聾健一家親」。
蘇認為,聾人父母過份依賴子女,是源於聾人教育問題,手語對於聾人更加直接易明,但他們在學校只學難度十分大的讀唇,令不少人對學習卻步,知識水平較低,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,因此他長大後選擇成為手語翻譯和導師,在電視節目提供服務,助聾人、聾人子女和健聽人士更多認識手語。不過,有聾人始終不願讓外人知道自己情況,蘇坦言,父母直到現在都不喜歡他教手語,認為是羞辱他們。
協會發展6年,現時正服務逾150個家庭,核心義工有約20人,陳佳儀雖為創辦人,卻是全職義務營運,職員則只有蘇劍雲和20歲的大學生姚亦蔚。協會正獲會址業主基滙資本協助,籌備在7月舉辦CODA日活動,促進聾人家庭親子關係,陳稱,希望健聽家庭都可參加活動,讓雙方開眼界,拉近兩個世界。
33歲蘇劍雲和弟弟都生於聾人家庭,父母自嬰兒時就失去聽力,他表示,雖然兒時有保姆教導說話,但父母身處聾人世界,從不會教導兩兄弟何謂健聽人士的「禮貌」。他舉例,小時候從不知道見到長輩要「叫人」,也不知道進入別人房間前要敲門,因此與他人相處比較困難,要到長大後才慢慢了解「禮貌」是怎樣一回事。
不少反叛期青少年都覺得父母說話煩厭,選擇敷衍應對,但聾人父母只能強迫子女看他們打手語,令壓力加倍,累積下變得更反叛。蘇的弟弟就是不能忍受父母事事問,妨礙工作,去年更直接搬走,連手機號碼也換掉,只能由蘇作中間人聯絡。
聾人子女陳佳儀則分享,除了在外界處處「撞板」,他們在家裡溝通同樣易有障礙。她指自己手語「也也烏」,只能和父母簡單溝通,交流甚少,停留在「食飯沒有?」的對話,親子關係雖說不上差,但有點疏遠。不過,另一方面父母認為子女懂說話,會覺得子女與外間溝通理所當然;外間又覺得他們懂得和聾人溝通,最終要承受雙方的壓力,例如當家中有事要報警,家人和警察都會依賴小孩,但實際他並不懂處理。
陳表示,許多聾人子女在壓力下會感到自卑,對自己身份感到迷茫,隱藏自己,而她則因信仰關係,另她有使命感,故在2013年成立聾人子女協會,為聾人家庭提供綜合家庭服務,包括教導聾人父母教導子女的方法、為小孩提供語言學習支援、家庭支援及提供手語教育等,推動「聾健一家親」。
蘇認為,聾人父母過份依賴子女,是源於聾人教育問題,手語對於聾人更加直接易明,但他們在學校只學難度十分大的讀唇,令不少人對學習卻步,知識水平較低,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,因此他長大後選擇成為手語翻譯和導師,在電視節目提供服務,助聾人、聾人子女和健聽人士更多認識手語。不過,有聾人始終不願讓外人知道自己情況,蘇坦言,父母直到現在都不喜歡他教手語,認為是羞辱他們。
協會發展6年,現時正服務逾150個家庭,核心義工有約20人,陳佳儀雖為創辦人,卻是全職義務營運,職員則只有蘇劍雲和20歲的大學生姚亦蔚。協會正獲會址業主基滙資本協助,籌備在7月舉辦CODA日活動,促進聾人家庭親子關係,陳稱,希望健聽家庭都可參加活動,讓雙方開眼界,拉近兩個世界。